一、实验目的
测试铬液中酸比对霍尔槽试片的影响,为使用霍尔槽试片粗略判断铬液酸比含量提供参考;
二、实验方法
主要通过霍尔槽测试、分光光度计及硫酸分析仪测试铬液组分含量;
三、实验准备
新配铬液、配制50g/L的硫酸溶液;
四、实验数据
1、铬液基础成分:铬酐:255g/L;三价铬:2.23;调整硫酸含量,并使用硫酸分析仪测试其硫酸含量,其测试数据如下:
序号 | 硫酸 | 酸比 |
1# | 1.9 | 0.75 |
2# | 2.0 | 0.78 |
3# | 2.1 | 0.82 |
4# | 2.2 | 0.86 |
5# | 2.6 | 1.02 |
6# | 2.8 | 1.10 |
7# | 3.0 | 1.18 |
8# | 3.2 | 1.25 |
9# | 3.4 | 1.33 |
10# | 3.6 | 1.41 |
11# | 3.9 | 1.53 |
12# | 4.0 | 1.57 |
其对应试片效果如下:
2、铬液基础成分:铬酐:255g/L;三价铬:2.91;调整硫酸含量,并使用硫酸分析仪测试其硫酸含量,其测试数据如下:
序号 | 硫酸 | 酸比 |
1-1# | 1.8 | 0.71 |
2-1# | 2.0 | 0.78 |
3-1# | 2.1 | 0.82 |
4-1# | 2.3 | 0.90 |
5-1# | 2.4 | 0.94 |
6-1# | 2.6 | 1.02 |
7-1# | 2.8 | 1.10 |
8-1# | 3.0 | 1.18 |
9-1# | 3.4 | 1.33 |
10-1# | 3.6 | 1.41 |
11-1# | 3.8 | 1.49 |
12-1# | 3.9 | 1.53 |
3、铬液基础成分:铬酐:255g/L;三价铬:3.92;调整硫酸含量,并使用硫酸分析仪测试其硫酸含量,其测试数据如下:
序号 | 硫酸 | 酸比 |
1-1# | 1.8 | 0.71 |
2-1# | 2.0 | 0.78 |
3-1# | 2.1 | 0.82 |
4-1# | 2.4 | 0.94 |
5-1# | 2.5 | 0.98 |
6-1# | 2.8 | 1.10 |
7-1# | 3.0 | 1.18 |
8-1# | 3.2 | 1.25 |
9-1# | 3.5 | 1.73 |
10-1# | 3.6 | 1.41 |
11-1# | 3.8 | 1.49 |
12-1# | 3.9 | 1.53 |
其对应试片效果如下:
五、实验小结
1、从三组测试试片结果来看,三价铬含量在2-4g/L时对霍尔槽试片外观影响不大;
2、由三组测试可知,在三价铬在2-4g/L时,酸比在1.0-1.2时,试片在镀层范围和镀层的光亮性上,均保持较良好的状态,光亮范围在50%-60%,镀层上发白程度较轻,低区有彩虹纹;
3、酸比在0.9以下时,镀层光亮性正常,但是光亮范围明显降低,光亮范围在30%以下,且低区有范围较宽的彩虹纹;
4、酸比在1.2-1.4时,镀层光亮性开始变差,镀层开始偏白,镀层范围开始逐渐减少,低区有少量彩虹纹;
5、酸比在1.4以上时,镀层光亮性继续变差,试片镀层发白加重,镀层范围继续减少,且低区没有彩虹纹;
综上:
在无添加剂的新配铬液中:
1、酸比在1.0-1.2时,试片效果状态较佳,镀层范围在50%-60%,光亮性一般,镀层有轻微发白,低区有彩虹纹;
2、三价铬含量在2-4g/L时,试片差异不大;
3、酸比在0.9以下时,镀层范围会明显减少,但镀层光亮性无明显差异;
4、酸比在1.4以上时,镀层范围会逐渐减少,镀层光亮性明显变差,镀层发白会逐渐加深,低区彩虹纹消失;
注:本次测试基础液为新配铬液,不含镀铬添加剂;铬液中的铬酐含量以及铬液中的杂质如:铜离子、铁离子、氟离子、氯离子等均会对霍尔槽试片造成一定的影响;而使用镀铬添加剂一般会拓宽酸比的使用区间,增强镀层的光亮性;故此次测试结果仅供在生产中,通过霍尔槽试片粗略判断铬液酸比情况,其酸比具体值,建议通过检测铬酐和硫酸含量来进行确定。
原创文章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xxcdg.com/a/94.html